有序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工作
中国市场监管报 2023-08-11 12:25:50


【资料图】

在市场监管总局的指导下,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于今年5月底研究制定首届“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活动工作方案,有序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公益大讲堂、探索数字化赋能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等62项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深入调研,锚定商业秘密保护方向。“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能力提升服务月”期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走访调研各类型企业300余家,联合第三方机构对上海市3442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充分了解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痛点、难点,并对调研数据综合分析,形成《企业商业秘密保护调研报告》,为下一步更高标准、更高水平、更高品质地保护企业商业秘密提供了方向。  加强宣传,营造商业秘密保护氛围。依托全市重点商圈、产业园区、社区楼宇等70余个宣传阵地,选取人民广场、陆家嘴、徐家汇等15个重点地段站台站厅,开展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商业秘密保护宣传,播放公益广告10万次。  加强指导,助推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结合不同区域、不同行业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有重点地组织相关区局编制《商业秘密保护指导手册》《企业竞业限制协作实务指南》《经营者加强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指引》等文件材料,有效解决区域性特色产业商业秘密保护难题。  锤炼队伍,筑牢商业秘密保护防线。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连续两年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执法人才业务培训,持续提升队伍专业水平。与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市场监管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的协作意见》,明确“建立商业秘密联合保护机制”。浦东、徐汇、嘉定、松江等区局加强与公、检、法等部门的沟通交流,形成区域性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查办协作新机制。  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科技创新、提升城市功能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采取一系列商业秘密保护举措,支持并推动上海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创建工作。积极推动将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体系,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站(点)等内容纳入《上海市营商环境条例》(修正案)和《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在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站(点)创建中,特别注重对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的培育和辅导,民企、外企示范点企业占比超80%。  持续开展专题走访调研。去年年初以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以行业领域、企业性质等为主要考量因素,实地走访80家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同时,多次召开专题座谈会,了解现阶段上海市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痛点和难点,及时整理汇总企业需求和建议,形成调研情况表格,制定后续解决措施,为企业提供科学、精准的服务。  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联合上海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连续2年组织开展商业秘密保护公益大讲堂活动,共计14期,观看人数累计超9万人次。联合市外商投资协会,召开赋能中小微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推进会,对参会的80家外资企业进行商业秘密保护理论和实务培训。联合市科协、华东政法大学,举办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论坛。联合市检察院举办第二届上海知识产权发展论坛,营造良好的商业秘密保护氛围。  数字化赋能企业发展。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成立商业秘密数字化保护工作站,采取“确权登记+公证文书”一体化举措,缓解商业秘密“取证难”问题,该平台已于7月11日正式上线。指导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与第三方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提升企业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鼓励上海技术交易所开展商业秘密初步确权登记、评估等系列工作,逐步建立商业秘密全链条管理服务体系。鼓励蚂蚁区块链开发“中小微企业商业秘密区块链存证系统”公益平台。  着力强化执法维权。近几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共查办商业秘密侵权案件34件,罚没款441万元,包括一批有社会影响力、示范效应突出的商业秘密维权大案要案。比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查办侵犯外资企业商业秘密案,外商权利人德国豪迈集团向中国政府递交感谢信,并追加3亿元的对华投资,将区域总部落户上海。奉贤区市场监管局查办某公司侵犯商业秘密案,运用“非公知性鉴定”“同一性鉴定”“技术秘密价值资产评估”等多种鉴定方式,探索引入“技术秘密贡献率”计算违法所得,为破解执法难题提供了创新思路。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 彭文皓